云南屾峰贸易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欢迎您!

上海消保委测评10家网约车平台 超半数订单被多收费

作者:h    来源:lpct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5-14 12:38:16    浏览量:4972

中国消费者报报道(记者刘浩)近日,上海收费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公布10家网约车平台计程计时的消保比较试验结果。在110次测试中,委测网约有57次被多算路程、车平40次被多算时间,台超导致消费者被多收费。半数被多

据介绍,订单本次比较试验面向的上海收费网约车平台,为目前上海市许可并且以计程计时信息进行费用结算的消保平台,共10家,委测网约包括AA出行、车平斑马快跑、台超曹操出行、半数被多滴滴出行、订单美团打车、上海收费神马专车、神州专车、首汽约车、享道出行、悦道出。

比较试验依据JJF1578-2016《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计程计时技术要求(试行)》,模拟消费者在网约车平台下单,每个平台进行11次测试,覆盖高峰期(7:30-9:30,16:30-19:00)和非高峰期(10:00-16:00)两种时间段,包括机场线、城市峡谷、林荫路、高架上、高架下、隧道等6种典型场景,将每次测试订单中平台用于结算的里程和时长,与标准检测设备测试出来的里程和时长进行对比,以反映计程、计时误差。

计程:超半数订单被多收费

在本次比较试验中,110次测试的计程误差范围在-11.3%至18.6%之间,在城市峡谷和隧道等场景中容易出现较大偏差。

规范要求计程误差-4%至+1%,本次比较试验有30次计程误差不符合规范要求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无论是否处于规范要求范围内,正偏差都会导致消费者被多收费。110次测试中,计程正偏差有57次。其中,正偏差最大的8次测试,会导致消费者被多收费0.5至4.8元,占订单总金额的比例大致在1%-6.5%。

计程正偏差最大的8次测试情况

从涉及的网约车平台来看,计程误差不符合规范要求次数最多的3家平台为:首汽约车(5次)、曹操出行(5次)和神马专车(5次)。正偏差次数最多的3家平台为:神马专车(9次)、滴滴出行(8次)和曹操出行(8次)。

神州专车的11次计程误差都符合规范要求。

计时:神州专车误差概率大

在本次比较试验中,110次测试的计时误差范围在-57秒至58秒之间。规范要求计时误差≤1.5秒,本次比较试验有35次计时误差不符合规范要求。

110次测试中,计时正偏差有40次,会导致消费者被多收费。除享道出行用于结算的时长精确到0.01分钟外,其余9家网约车平台用于费用结算的时长单位均为1分钟(或四舍五入、或舍掉秒数),故因计时带来的最大费用偏差为服务车型的每分钟计费单价。

从涉及的网约车平台来看,计时误差不符合规范要求次数最多的4家平台为:神州专车(11次)、斑马快跑(7次)、首汽约车(6次)和曹操出行(6次)。正偏差次数最多的5家平台为:神州专车(11次)、斑马快跑(7次)、首汽约车(6次)、曹操出行(6次)和悦道出行(6次)。

美团打车、AA出行、神马专车、享道出行和滴滴出行每家平台的11次计时误差都符合规范要求。

建议:网约车要提高算法准确度

数据显示,2020年,上海市消保委受理网约车相关消费投诉共计586件,其中四分之一涉及到计费纠纷。有些消费者会反映某次网约车订单计费不准,与预估或者经验存在偏差,但消费者个体往往很难提供确凿的证据。上海市消保委指出,对于消费者个体而言,单笔订单计费不准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并不直观;但若建立在每日上海市网约车订单巨大体量的基础上,由于计程计时不准确,可能引起的将是消费者群体巨大的损失。

上海市消保委建议相关监管部门加强对网约车企业的培训,督促其履行计程计时的主体责任,定期对系统进行校准,推动行业相关标准和规程、规范的修订与优化。网约车企业应加强技术研究,优化升级算法,特别是针对隧道、城市峡谷等特殊场景,提高计程计时准确性,不仅要做到符合标准要求,还应以不侵害消费者的利益为目标。

同时,建议消费者选择有网约车运营资质的正规企业服务,如遇消费纠纷,保留截图、录音、消费凭证等证据,以供后期维权。

责任编辑:24
 

相关新闻推荐

扫描微信,添加好友

Copyright © 云南屾峰贸易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友情链接: 不要乱点击!微信红包也有假 别贪小利吃大亏  严控高风险!上海加强夏秋季食品经营安全监管  吉林丰满:打好稳价“组合拳”  守好食品“防疫关” 福建责令800余家经营主体整改  大佬带货掀抢购风潮 旅游直播能走多远?  陕西西安市为17家“放心消费示范单位”授牌  安徽省消保委加强与法院开展消费维权协作  护航新学期食品安全!上海市场监管局联合教委、公安开展专项检查  河北定州发出提醒告诫函 头盔经营者不得串通涨价  福建泉州:警示告诫经营主体 规范价格行为  福建出台规则规范市场监管行政处罚裁量行为  买到“早产”电池!是打码失误还是行业潜规则  口罩4项目不合格被罚没5.2万元  福建:一季度检验2.8万余台住宅电梯  打通线上线下渠道 “江宁督督”打造基层监管服务新模式  口罩玩具为重点!河北启动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  乌龙茶国际标准获得ISO立项  中消协发布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  福建出台规则规范市场监管行政处罚裁量行为  重庆启动电梯96333应急处置平台试点  吉林和龙:防疫情实地强化监管农贸大集  乌龙茶国际标准获得ISO立项  福建出台规则规范市场监管行政处罚裁量行为  上海开展固体饮料、压片糖果、代用茶等食品专项整治行动  安徽黄山:火腿月饼香飘中秋  河北定州发出提醒告诫函 头盔经营者不得串通涨价  山西:“三消”联动营造放心消费环境  黑龙江:“三个聚焦”保证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  慎选这4家公司 深圳市消委会发布家政行业排行榜  福建泉州:警示告诫经营主体 规范价格行为  砍头息“穿上花马甲”,网贷“变形记”怎么破?  企业促销要规范!上海市消保委约谈百联沪通等5家企业  打通线上线下渠道 “江宁督督”打造基层监管服务新模式  水箱容积标称2吨实则减半 福清消委会质疑行业规则  广东佛山推5项团体标准 助力放心消费创建  等你来!福建省消委会公开征集消费维权志愿者  黑龙江省7部门联动整治防疫物资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  新业态持续发力 新消费潜力释放“五一”节日市场扩量升级看点多  黑龙江省全面开展固体饮料冒充特医食品专项整治  深圳发布宝马汽车消费评价指数排行榜  吉林省加强防疫物资监管 严打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  让公筷公勺成为标配 福建厦门把好舌尖上的防疫关  自热火锅成新网红 发热包破损频发投诉  吉林和龙:多举措强化网络订餐监管  京津消协邀请您免费检测车内空气质量 入选可获600元车补  广东佛山推5项团体标准 助力放心消费创建  APP青少年模式被轻松破解 防沉迷”防火墙”不硬核  直播购物别跟风 江苏省消保委发布618消费提示  湖北开展口罩等防疫用品领域认证活动专项整治  北京昌平:135工作法确保餐饮防疫复工两不误